主辦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官網承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備案證號:魯ICP備09023866號-50
從不敢來山東到在濟南建起江北首個工業設計主題園區,韓風琴說——
“這支‘政企雙人舞’跳得非常棒”
□ 本報記者 張鵬程
一套小蘑菇樣子的應急燈,如有緊急情況,輕輕一拍,分布在不同房間的燈會同步亮起;專門為老人設計的座椅,當老人從飯桌前起身時,可以不用往后搬動椅子,就可自由走動……步入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的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區,琳瑯滿目的創意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作為江北首個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園區,在眾多產業園區中,創新設計產業園區尚屬于新面孔。
一個烤面包機的出口價是4美元,一個煮蛋器的出口價是3美元,設計師把功能疊加起來,就能賣到12美元。這就是工業設計的價值。數據顯示,工業設計每投入1美元,銷售收入將增加1500美元。“工業設計是一種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對于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等具有重要作用。”園區總負責人、濟南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風琴表示。
工業設計在南方及沿海城市發展較好,全國規模最大的工業設計園區就是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廣東工業設計城,但在北方并不多見。“不敢來山東,多數內地企業并不理解工業設計。”韓風琴說,正因為此,當濟南市市中區領導班子第一次來廣東園區考察洽談時,她直接拒絕了。
但市中區招商團隊并沒有放棄,在這之后又幾次拜訪,反復溝通,這份堅持最終打動了韓風琴,決定“先來看一看”。
踏上齊魯大地,來到孔孟故鄉,為期兩天的考察過后,韓風琴拿定了主意:就在這里大干一場。“儒家推崇君子人格,我深深感受到山東本地企業家骨子里的儒者德行以及商人智慧。”韓風琴告訴記者。
韓風琴成立了濟南同天投資有限公司,其開發運營的規劃建筑面積規模達22萬平方米的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于2016年9月22日開園。園區涉及經濟、傳媒、市場、設計、金融等多學科背景,對創新行業、創新設計企業與創新產品進行培育孵化,并直接服務于山東省制造產業轉型升級的現代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
談到初期的園區籌建工作,以及運營中遇到的困難,韓風琴坦言不容易,“山東的工業設計基礎很薄弱,當時除了青島寥寥幾家企業之外,濟南更是沒有一家與工業設計有關的企業。”而且,相比于廣東、浙江等省,在山東,企業同政府打交道有點“難”。比如,園區作為平臺,外地企業想進駐園區,企業注冊等繁瑣的手續沒有一個月半個月辦不下來。
“當時,市中區政府作了一個重大的、非常有價值的改革。”為了協調企業與政府職能部門對接效率,市中區成立了濟南市市中區創新設計產業園區服務中心,是正處級組織機構,設立5個編制崗位,專門為園區服務。“服務中心將自身定位為服務部門而不是管理部門,這大大提高了園區工作效率。在整個過程中,深度的服務、貼身的服務越來越多。這在當時的山東都是領先并超前的。”韓風琴豎起大拇指。
這樣的改革紅利,也惠及了入園企業。韓風琴舉例說,兩周之前,上海一家工業互聯網公司準備進駐園區。但在山東整個注冊范圍內,沒有這樣的公司。就在此時,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專門到省工商局,就企業情況進行說明,并做了大量工作。第二天,工商局就開始為這家公司辦理注冊登記。“如果沒有政府派出的這支團隊,我們很難做得很順。”韓風琴說。
目前,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落戶了國內首批、省內唯一的科技部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園區聚集企業百余家,其中,中國十佳工業設計機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知名創新設計機構有70余家,容納創新設計人才近800名,進駐率100%。2017年,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開展40余次產業對接,產生設計服務費900余萬元。
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回顧在濟南的發展經歷,韓風琴感慨:“這支‘雙人舞’跳得非常棒。”
“作為外省客商,我能清晰地感覺到,與最初來山東時相比,政府部門的審批事項更少了、辦事效率更高了、服務質量更好了。乘著山東發展的東風,下一步,園區還將進一步拓展‘創新設計驅動轉型升級’發展新模式,推進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新經濟培育,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韓風琴表示,因為工業設計方面山東發展比較晚,很多案例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真正的需求還在未來,尤其是在山東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前景可期。